時間:2021-01-20 點擊: 次 來源:陽光畜牧網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豬痢疾全名叫豬密螺旋體痢疾又稱作仔豬血痢,仔豬黑痢或仔豬粘膜出血性腹瀉,二類傳染病、寄生蟲病,豬在30斤之140斤的時候,豬痢疾常發生。奶豬和成年豬較少發生。發生大多數都是引進的豬,豬痢疾的潛伏期是2天至3個月左右。大群病豬經過治療癥狀消失后,隔3之4周均可復發。豬痢疾一年四季均可發生,多發生在夏末和秋天。也可能是因為飼料的變換、運輸、閹割、擁擠和寒冷等,都可能促使疾病發生。斷奶仔豬自然感染率和發病率接近90%。 1 傳播途徑 是豬直接或間接吃入病豬的糞便而感染,在或者是因為帶病菌豬傳播的。不引進豬的豬群也有發病。臨床診斷康復豬常成為帶菌豬,成為下次流行的傳染源。由于不易檢查和杜絕帶菌豬,因而疾病一旦傳入,即使應用藥物治療也很難加以徹底消滅。 2 癥狀 排稀糞,稀糞中帶粘液和血液,豬感染豬痢疾的程度上差別很大,豬與豬、豬群與豬群,有的病豬偶爾成為超急性感染,病豬很少或未見下痢而在幾小時內死亡。多數病豬先拉黃至灰色軟糞,出現厭食。有部分病豬體溫可升高至40-40.6℃。經幾小時或幾天后,糞便中常有血斑或者大量的粘液。當疾病進一步發展,糞便呈粥樣或水樣,內含血液、粘液和粘膜。病豬弓背,后部常被糞便沾污。病程一長,病豬脫水、渴欲增加、衰弱、共濟失調和消瘦。大多數病豬的癥狀基本相同,依據病程長短大致可分為急性、亞急性和慢性。慢性的病豬的糞便中混有黑色血液,即使不死,也妨礙生長。死亡原因除急性死亡之外,大多由于脫水和營養失調而死亡。死豬消瘦,毛粗松而沾有糞便、顯著脫水。病變于大腸。 3 治療 發現病豬應及時隔離治療,仔豬圈舍內,注意保暖,保持清潔干燥。食槽要干凈,及時清糞,加強飼養管理,豬痢疾治療,痢菌凈等藥物。 |
上一篇:仔豬水腫病的四聯療法
下一篇:豬缺鋅性皮炎的癥狀與治療
|
建議使用1440*900分辨率瀏覽